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昔日里必不可少的老手艺及老文化正在逐渐消失,不经打磨的青石板早已变成一幢幢高楼,即使打着古镇旗号发展的旅游景区也没了以前的味道,取而代之的是商业文化的气息。逢年过节的古镇景区更是人满为患,街道两旁的商家虽是木质古建筑外观,内部却满是商业味,为了发展经济,赚取利益,商家不断挤进古镇景区,这一挤,就挤走了古镇本该有的文化韵味和手艺人,古镇在发展,手艺文化在消失。 一次偶然,在朋友圈看到有关一家百年茶馆的报道,茶馆主人即使入不敷出,仅靠自己剃头的手艺,依然选择维持这间茶馆。不是所有人都愿意随波逐流放弃那些老文化老手艺,还是有人在坚守,他们不愿意眼睁睁看着这些文化手艺消失,还在做最后的守候,在坚守的同时也在为传承想办法。我们就从“反映坚守和呼吁传承”入手,对浙江湖州荻港村里一元茶馆的潘福平以及箍桶匠废水法进行采访记录,呼吁大家多多关注这些即将消失的文化和手艺,并为传承而努力。
二、剧本策划
确定拍摄方向后,我们利用网络找了大量相关的文字及视频资料作为参考,结合实际情况以及我们现有的能力条件,决定把片子定为微纪录片。
开头先简单介绍湖州荻港村,以人文为主,包括村民的生活常态、捕鱼主业、地方特色等;接着切入主题,到箍桶匠废水法的部分,这个部分的画面由废水法当前的生活状况为主,集中在他箍桶的屋子里,包括屋子的环境和怎么去箍桶,期间有对废水法的采访,讲述他从开始学习箍桶手艺到经历大跃进时期的艰辛,再到现在没人传承这门手艺的无奈;然后是一元茶馆潘福平的部分,画面内容包括从凌晨三点多茶馆伙计开始烧水,到五六点茶馆陆续有人喝茶聊天,再到清晨七八点后茶客逐渐散去,期间潘福平还会给村里老人理发以补贴茶馆开销,对潘福平的采访也会穿插其中;最后会用字幕的方式引发大家有关文化手艺即将逐渐消失的思考,以此呼吁大家重视起来,为文化手艺的传承尽一份力。
三、前期准备
有了一定的策划之后,我们最先做的是前往湖州荻港村踩点,对整个村子的基本情况进行观察了解,并找到潘福平和废水法进行了简单的沟通,说明了我们来的目的,得到了拍摄的允许。踩点回来后,我们对接下来的拍摄时间和阶段制定了初步的规划,在拍摄器材的准备上,通过朋友和学校的帮助,也得到了解决。由于我们团队三个人都是拍摄新手,对预期效果和现实效果的评估有所偏差,导致推进有点困难,所以前期准备算不上充分,甚至有些薄弱。
四、中期拍摄
拍摄期间,遇到的问题和突发情况还是挺多的。
1、准备了两个机位进行拍摄,一台主机,一台拍细节,素材量并不多,而且两台机子配置不同,拍出来的画面色调也有偏差,为后期带来了很大的工作量。
2、天气及环境原因,造成光线很不好,对拍摄影响较大,即使有灯光的辅助,效果也不尽如人意。
3、主人公潘福平和废水法年岁已高,生活中都说的是湖州本地话,即使是说普通话也带有浓重的口音,理解起来很费劲,造成了我们和他们的沟通不便。
4、结束第一次五天的拍摄后,经过整合素材,发现有些素材不好用,尤其是空镜的拍摄很不到位,于是又进行了第二次拍摄,但由于器材的局限,在画面的稳定度和清晰度上都有所欠缺。
5、参考老师的建议以及校方对片子时长的规定,我们决定第三次前往湖州荻港村进行补拍,这次主要的拍摄内容是两位主人公的日常生活状态,但此时组员已经很难安排一起外出的时间,经过多次调和之后才解决了问题。总结起来,问题比较多,多源于基础没打牢,前期准备不够充分,拍摄不专业,对自己的这次不是很满意。
虽然拍摄中碰到了很多情况,遇到了很多问题,但我们都视之为一种经历,也是经验的积累,更是对自我的一种挑战。
五、后期剪辑
后期部分我们花了大量的时间,第一次拍摄完就尝试进行了粗剪,由于经验的缺失,即使是3分钟的片段也废了很多时间,给导师看后,反应配乐和逻辑都有问题;第二次剪辑是在第二次补拍之后,前后用了一周时间,剪了一半视频,导师指导后还有很多要修改的地方;第三次剪辑与第三次拍摄同时进行,耗时三周多,基本完成了完整的视频,再经过老师的指导和组内多次讨论,最终在5月底全部完成。相对于拍摄来说,整个剪辑过程更为困难,剪辑时,我们都更清楚地发现策划、拍摄时的各种问题:主题策划时过渡平且有点突兀,拍摄时很多镜头抖、构图存在问题,并且少了部分镜头,导致逻辑不严谨,主题体现的不深刻。为了最大化弥补现有的缺点,我们就在音乐的选择上费了很多心思,并且增加了旁白使片子饱满起来。总体来说,我们团队三个女生对于拍摄制作视频都是新手,看的东西太少,实践的更少,细节不到位,很多方面不专业,但我们都有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这个片子。
六、总结
此次的微纪录片是我们三个人第一次合作,也是我们第一次尝试微纪录片,对于三个新手来说,难度很大,期间有很多摩擦、争执,甚至有想过放弃,好在我们都坚持下来了。
从片子质量上来说,我们对此并不是很满意,但我们都想尽办法努力做到在合格的范围内,片子改善和进步的空间还很大。由于我们的实践少、经验少,所以表现出来的我们很多地方都不成熟、不专业,还有很多地方要学习,但对于新闻专业的我们来说,这是一次自我挑战,也是四年里最有意义的一段时光。
从一月份着手开始,到五月份结束,我们经历了从无到有,从中我们也学到了很多,以后再有机会拍片子,至少知道该怎么去操作了,也会少走很多弯路,这次的不完美是为了下次的更完美,更是大学时期的最大收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