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金币:![]() ![]() |
资料包括:完整论文 | ![]() |
![]() |
转换比率:金额 X 10=金币数量, 例100元=1000金币 | 论文字数:13482 | ![]() | |
折扣与优惠:团购最低可5折优惠 - 了解详情 | 论文格式:Word格式(*.doc) | ![]() |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公共物品“自上而下”的供给机制忽视了农民对公共物品的实际需求,导致了目前部分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中存在着公共物品过剩与短缺并存的现象。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从农村居民的需求偏好入手,构建农村居民的需求偏好表达机制,赋予农村居民参与和表达公共物品供给决策的民主权利。本文基于林达尔均衡模型及蒂伯特模型分析当前农村公共物品需求表达机制缺失的具体表现及其制度困境问题,并借鉴林达尔均衡模型——"用手投票"、蒂伯特模型——"用脚投票"理论和结合本国国情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进而构建以农民、政府、基层组织三方合作的农村公共物品需求偏好表达机制。
关键词: 公共物品 需求偏好表达机制 林达尔均衡 蒂伯特模型
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6 1.1研究背景-6 1.2研究意义-6 1.3国内外研究现状-6 1.4研究方法-7 第二章 相关概念-8 2.1公共物品-8 2.2农村公共物品需求偏好表达机制-8 2.3林达尔均衡模型——“用手投票”-8 2.4蒂伯特模型——“用脚投票”-9 第三章 农村居民公共物品需求表达机制困境分析-9 3.1 农村公共物品需求表达机制缺失的具体表现-9 3.1.1村民难以形成统一的公共物品需求合作理念。-9 3.1.2基层组织职责偏差导致农村居民需求表达机制渠道难发挥作用。-11 3.2、需求表达机制缺失的制度困境分析-10 3.2.1“自上而下”的公共物品供给机制缺乏对农民需求偏好的考虑。-12 3.2.2城乡二元制下农民对公共物品需求偏好得不到有效解决-13 第四章 农村居民公共物品需求偏好表达机制再构建措施-15 4.1加快推进基层民主建设为农民需求表达夯实路径基础-15 4.2建立基层组织对接农民需求的回应反馈机制-15 4.3构建科学的基层决策机制,保证需求表达机制与供给决策机制相衔接-16 4.4转变基层干部考核手段,提升对农民需求的回应性-16 4.5深化土地制度和户籍制度改革,为农民自由流动创造条件-16 第五章 结论-18 参考文献-19 致谢-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