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金币:![]() ![]() |
资料包括:完整论文 | ![]() |
![]() |
转换比率:金额 X 10=金币数量, 例100元=1000金币 | 论文字数:18775 | ![]() | |
折扣与优惠:团购最低可5折优惠 - 了解详情 | 论文格式:Word格式(*.doc) | ![]() |
摘要:背景: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普及,“低头族”成为了一类标志性的人群,低头看手机的人随处可见,而低头又是自卑者的典型身体姿势表现,自卑作为人格特质的一种,对人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的: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垂头丧气”,“低头搭脑”,“上尊下卑”的传统文化,低头多与消极意义联系在一起,如沮丧,失败感等,当个体觉得自己不如他人,或者想要完成的事情不符合预期时,也多低头这一身体动作表现。那么,低头是否真的会导致丧气呢,鲜有研究对此进行探讨。已有研究多探讨低头的身体姿势与排斥感的关系,以及平视的身体姿势与骄傲感的关系,本研究旨在补充已有研究的不足,立足于具身认知的身体隐喻理论,探讨在中国的文化背景下,低头的身体姿势与人格特质的关系,尤其是自卑这一人格特质,进而证明低头是否会导致丧气,低头的身体姿势是否存在身体隐喻效应。方法:实验一采用 2(身体姿势:低头,平视)×2(人格特质判断:积极人格特质,消极人格特质)的被试内设计,利用问卷星平台收集有效数据共 122 份,以木偶人为媒介,只改变木偶人的身体姿势,考察相比于平视的身体姿势,低头身体姿势的木偶人是否会引起更多的消极人格判断以及更少的积极人格判断,从而证明低头的身体姿势多有消极意义,平视的身体姿势多积极意义;实验二在实验一的基础上,立足于具身认知理论,采用单因素被试间设计,共 90 名被试参与了实验,让被试在整个实验中模仿实验一中木偶人的身体动作,进一步探讨低头的身体姿势与自卑人格特质(外显自卑,内隐自卑)的关系,即低头是否会使人更卑微。结果:实验一发现,木偶人的身体姿势与人格特质判断的交互作用显著,被试对低头木偶人的消极评价显著高于对其的积极评价,对平视木偶人的积极评价显著高于对其的消极评价;实验二发现,保持低头的身体姿势的个体的外显自卑水平显著高于保持平视的身体姿势的个体,而内隐自卑水平在两者间无显著差异。 结论:通过实验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低头的身体姿势确实会引发更多的消极人格判断,更少的积极人格判断,即人们认为低头的木偶人更加消极,平视的木偶人更加积极,低头的身体姿势具有消极意义,证明低头导致丧气;(2) 保持低头的身体姿势,相比于保持平视的身体姿势,会让个体更加自卑,即在中国的传统文化背景下,低头的身体姿势存在具身隐喻效应,低头使人更卑微。由此可见,“低头族”低的可能不仅仅只有头了。
关键词: 身体姿势;具身认知;身体隐喻;外显自卑;内隐自卑
目录 摘要 Abstract 1前言-1 2文献综述-1 2.1身体隐喻的相关研究-1 2.1.1身体隐喻理论-1 2.1.2中国古代的身体隐喻-2 2.1.3身体隐喻的相关研究-2 2.2自卑的相关研究-2 2.2.1自卑的概念界定-2 2.2.2自卑的测量工具-3 2.2.3自卑的结果-4 2.3―低头族‖的研究 -4 2.3.1―低头族‖的概念界定 -4 2.3.2―低头族‖的研究方法 -4 2.3.3―低头族‖的研究 -4 2.4人格特质的研究-5 2.4.1人格特质与人格判断的概念-5 2.4.2身体姿势与人格特质的关系-5 3问题提出-6 3.1研究概述-6 3.2研究假设-6 3.3研究意义-6 3.3.1理论意义-6 3.3.2实践意义-6 4方法和结果-7 4.1实验一-7 4.1.1研究目的及假设-7 4.1.2研究设计-7 4.1.3研究对象-7 4.1.4研究工具-7 4.1.4.1木偶人图片-7 4.1.4.2人格特质词汇选择-7 4.1.5研究程序-8 4.1.6研究结果和讨论-8 4.2实验二-9 4.2.1研究目的及假设-9 4.2.2研究设计-10 4.2.3研究对象-10 4.2.4研究工具-10 4.2.5研究程序-11 4.2.5.1研究总体程序-11 4.2.5.2内隐自卑研究程序-11 4.2.6数据的收集和处理-12 4.2.7研究的结果和讨论-12 4.2.7.1身体姿势对外显自卑的方差分析-12 4.2.7.2身体姿势对内隐自卑的方差分析-13 5 讨论-14 5.1低头使人更卑微?-14 5.1.1实验一与实验二的关系-14 5.1.2低头导致丧气?-14 5.2本研究创新-15 5.3本研究的局限与不足-15 5.4未来研究进展-16 6 结论-16 参考文献-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