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自杀报道污名化现象背后的媒体伦理失范行为研究.docx

资料分类:精选论文 上传会员:裂缝之外 更新时间:2024-02-07
需要金币1000 个金币 资料包括:完整论文 下载论文
转换比率:金额 X 10=金币数量, 例100元=1000金币 论文字数:12351
折扣与优惠:团购最低可5折优惠 - 了解详情 论文格式:Word格式(*.doc)

摘要:自杀报道在议程设置上既属于精神健康报道又属于社会新闻,媒体在报道时需要考虑其中的负面效果和伦理问题。然而现实报道中一些专业媒体、自媒体因过度追求案件真实或其他流量原因,开始在污名化自杀者的道路上偏离伦理方向。文章以媒体自杀报道的伦理失范行为为研究对象,运用个案研究和描述性研究方法分析媒体在自杀报道上的伦理失范行为,从而论述自杀报道所应遵循的伦理原则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重要性,明晰媒体伦理道德最终需回归到对自杀者或自杀未遂者的人文关怀。

     

关键词:自杀报道;维特效应;最小伤害原则;污名化;新闻伦理

 

目录

摘要

Abstract

一、引言-1

二、自杀事件与自杀报道的相关问题-2

(一) 维特效应-2

(二) 污名化-3

(三)自杀报道的伦理原则-3

三、自杀报道的污名化现象与伦理失范行为-5

(一)报道自杀方式细节化、隐私保护失当-5

(二)标题党污名化自杀者,归因单一-5

(三)过于关注“事件性”忽略“资讯性”-6

(四)网络自媒体追求眼球经济的参差发声-6

(五)刻板印象下公众的冷漠围观-7

四、自杀报道污名化的危害及成因-7

(一)自杀报道污名化的危害-7

1.对自杀者、受害者的隐私和名誉损害-7

2.加重自杀未遂者的自我污名化-8

3.对潜在意图自杀者自杀行为的变相促进-8

(二)自杀报道污名化的成因-8

1.内容选择上的叙事失衡-8

2.认知理解上的刻板印象-9

五、去污名化自杀者,媒体践行“最小伤害原则”-10

(一) 拓宽叙事视野,丰富报道类型-10

(二) 强化主流媒体地位,提高报道的专业性-10

(三) 以人为本,明晰报道态度-10

(四) 以尺为度,践行“最小伤害原则”-11

六、结语-11

参考文献-12

附录-13

致谢

相关论文资料:
最新评论
上传会员 裂缝之外 对本文的描述:在此情况下,媒体工作者报道自杀事件如何发挥专业性、避免舆论走向过度消费或污名化自杀者的局面,仍有空白需要填补。本次研究将以观察媒体报道中的“污名化自杀者”案例,对......
发表评论 (我们特别支持正能量传递,您的参与就是我们最好的动力)
注册会员后发表精彩评论奖励积分,积分可以换金币,用于下载需要金币的原创资料。
您的昵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