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仁”的内涵及其当代社会性应用研究.docx

资料分类:精选论文 上传会员:裂缝之外 更新时间:2024-02-10
需要金币1000 个金币 资料包括:完整论文 下载论文
转换比率:金额 X 10=金币数量, 例100元=1000金币 论文字数:12306
折扣与优惠:团购最低可5折优惠 - 了解详情 论文格式:Word格式(*.doc)

摘要:孔子“仁”的思想是一个较为成熟、完整的系统,并且“仁”也是一个高尚的道德追求。然而,反观现今社会,我们对仁的重要性似乎不那么看重,学校里没有相应的系统仁学教育,学生们不了解仁的真正内涵,对自身也就没有这方面的相关约束。缺少了人性善的教育,人们渐渐不那么看重善良、仁慈等优良品质。更甚者,不看重仁慈还是小事,许多人甚至甘愿与恶为邻。本文将从探讨孔子“仁”的主张出发,通过搜集大量资料归纳整理出孔子“仁”的本质,再由谈“仁”逐步过渡到谈现代公民仁德思想的缺失,以热度较高的校园欺凌、网络暴力以及其他相关社会事件为例,探寻公民仁德思想缺失的原因,以此引出孔子“仁”的思想在当代社会应用的合理性。最后从国家、学校、家庭、个人这四大主体入手,以提出建议措施的形式阐述应如何在当代社会重新推行“仁”的教育。

 

关键词: 仁德;教育;友善;当代价值

 

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1

一、-孔子“仁”的主张-2

(一)国家层面-2

(二)社会层面-3

(三)个人层面-3

二、孔子“仁”的本质-3

(一)孝悌-4

(二)爱人-4

(三)克己复礼-5

三、公民仁德思想的缺失-5

(一)校园霸凌-5

(二)网络暴力-6

(三)其他相关事件-6

四、公民仁德思想缺失的原因-7

(一)仁爱培养措施未落到实处-7

(二)仁爱教育的普及度较低-7

(三)父母忽视仁爱教育-8

(四)公民道德意识发生变化-8

五、孔子“仁”的思想在当代社会应用的合理性-8

六、在当代社会推行“仁”的教育-10

(一)国家层面-10

(二)学校层面-11

(三)家庭层面-11

(四)个人层面-12

结语-12

参考文献-14

致谢

相关论文资料:
最新评论
上传会员 裂缝之外 对本文的描述:河南理工大学梁平的《孔子仁学思想及其现实意义》从孔子仁学的基础、孔子仁学的核心内涵以及孔子仁学的现实意义出发,对孔子的仁学思想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呼吁人们重新探索......
发表评论 (我们特别支持正能量传递,您的参与就是我们最好的动力)
注册会员后发表精彩评论奖励积分,积分可以换金币,用于下载需要金币的原创资料。
您的昵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