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鞍华现实主义电影中的香港叙事和女性形象.docx

资料分类:精选论文 上传会员:裂缝之外 更新时间:2024-02-14
需要金币1000 个金币 资料包括:完整论文 下载论文
转换比率:金额 X 10=金币数量, 例100元=1000金币 论文字数:10670
折扣与优惠:团购最低可5折优惠 - 了解详情 论文格式:Word格式(*.doc)

摘要:分析许鞍华三部现实主义作品《桃姐》、《女人四十》《天水围的日与夜》可以看到许鞍华在此中的香港叙事和女性形象。横向对比市场上其他作品可以看到许鞍华在作品中反映了随着香港地域经济社会发展,香港地域寻根文化、人际关系、家庭观念、女性地位的改变,许鞍华导演从女性的视角和关怀女性的角度塑造了很多成功的女性形象,她从情感上、艺术上、立意上多方面造就了这三部影片的成功。本文分三个部分,分别分析了许鞍华的香港叙事、许鞍华的拍摄手法和许鞍华的角色塑造,后两个部分将注重于分析许鞍华身为女性导演,她的作品与市场上其他作品的不同。

 

关键词:许鞍华;香港叙事;女性意识;女性形象

 

目录

摘要

Abstract

一、 现实主义的本土化表达:香港叙事-1

(一) 香港社会的寻根文化和“生人社会”现象-1

(二) 底层生活反映与人文关怀-2

(三) 香港对“家”的观念变化-3

(四) 女性地位的改变-4

二、 许鞍华的镜语呈现-5

(一) 长镜头——爱的凝眸-5

(二) 写实镜头——客观的现实主义-6

(三) 电影色调反映另一面的香港-7

三、 许鞍华的角色塑造-8

(一) 多个女性角色还原多元女性困境-8

(二) 配角反映情感-10

四、 结语-11

参考文献-13

致谢

相关论文资料:
最新评论
上传会员 裂缝之外 对本文的描述:许鞍华导演作为香港出色的女性导演,获奖无数。许鞍华从香港电影的新浪潮时期走来,成为新浪潮时期的主力军,经历了香港电影市场的衰落时期,繁荣时期,疲惫时期,她所创作作......
发表评论 (我们特别支持正能量传递,您的参与就是我们最好的动力)
注册会员后发表精彩评论奖励积分,积分可以换金币,用于下载需要金币的原创资料。
您的昵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