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金币:![]() ![]() |
资料包括:完整论文 | ![]() |
![]() |
转换比率:金额 X 10=金币数量, 例100元=1000金币 | 论文字数:15711 | ![]() | |
折扣与优惠:团购最低可5折优惠 - 了解详情 | 论文格式:Word格式(*.doc) | ![]() |
摘 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逐步深入,和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企业在遇到更多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 2006 年2 月15 日,财政部颁布了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财会[2006]4 号),其中《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第1141 号——财务报表审计中对舞弊的考虑》,取代了自1997 年1 月1 日起施行的《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8 号———错误与舞弊》。1141号审计准则与国际审计准则相接轨,是在对国际审计准则的借鉴的基础上制定的。 本文在介绍舞弊审计的含义的同时针对我国舞弊审计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研究,将我国舞弊审计与美国的舞弊审计准则和国际相关准则进行了对比和借鉴,并且给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舞弊;舞弊审计;准则;对策
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1 1.1 舞弊审计的研究背景-1 1.1.1 舞弊和舞弊审计-1 1.1.2 企业舞弊行为产生的原因-1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水平和发展趋势-1 1.3 应用前景-2 第2章 我国舞弊审计制度的发展历程-3 2.1 起步阶段-3 2.2 第一个准则实施阶段-3 2.3 修订与调整阶段-3 2.4 第二个准则实施阶段-4 第3章 我国现行舞弊审计的一般程序和主要的审计对策-5 3.1 案例分析-5 3.2 现行舞弊审计的一般程序-8 3.3 现行舞弊审计的审计对策-8 3.3.1 现金流量分析-8 3.3.2 资产变动分析-8 3.3.3 异常利润分析-9 3.3.4 关联交易分析-9 3.3.5 或有事项分析-9 第4章 我国舞弊审计存在的问题-11 4.1 缺少“红旗标志”-11 4.1.1 证券市场的信息不对称-11 4.1.2 内部控制存在缺陷-11 4.2.3 被审计组织遭受异常压力-12 4.2 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导致风险评估出现目标定位偏差-12 4.3 缺乏对审计师的免责规定-12 4.4 发现舞弊迹象后如何应对缺乏详细指导-13 4.5 我国财务报告舞弊审计实务相对滞后-13 第5章 我国舞弊审计的发展趋势-15 5.1 舞弊审计理论日趋成熟-15 5.2 加强真实性审计仍然是近年审计工作的首要目标-15 5.3 新的舞弊手法和舞弊现象层出不穷-15 5.4 审计对象多元化、复杂化-16 5.5 审计方法日趋系统化、科学化-16 第6章 加强我国舞弊审计工作的建议-17 6.1 完善舞弊审计准则-17 6.2 提高审计人员素质,增强审计人员的能力-17 6.2.1 保持一定的审计独立性-17 6.2.2 具有足够的专业熟练性-17 6.2.3 具有职业审慎性-18 6.2.4 保持必要的程序性-18 第7章 结论-19 参考文献-21 致 谢-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