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沪高考物理实验与计算试题的比较与借鉴.doc

资料分类:师范学院 上传会员:墨宝轩 更新时间:2023-03-03
需要金币2000 个金币 资料包括:完整论文 下载论文
转换比率:金额 X 10=金币数量, 例100元=1000金币 论文字数:25484
折扣与优惠:团购最低可5折优惠 - 了解详情 论文格式:Word格式(*.doc)

摘要:高考作为高中学习的终点,既是学生迈入高校、社会选拔人才的主要渠道,又是社会考核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因此,高考对于学生、家庭及社会都是极为重要的。江苏在全国统一课标、考试说明要求下,一直在寻求自身的教育特色,目前也已形成较为鲜明高考命题的风格。但寻求发展时眼光不应局限于自身,比较研究江苏与其他省份高考卷的异同,利于发现自身不足,促进命题优化,同时能为日常教学提出启示。上海作为最早实行教育改革的地区,一直走在国内教改前列,教育的高度自治,也使得其高考卷具有了独特性。因此将同为国内教育大省,且高考命题均已趋于成熟的江苏与上海的高考卷进行比较,是“特色”与“独特”的碰撞。

   实验题是物理学科的特有试题,体现物理是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的学科,而计算题对学生的知识、能力要求较高,两者更能体现出物理学科的特色与魅力。因此,本文对2010-2016年苏沪高考卷及其中的实验题、计算题进行了如下研究:

(1)对比苏沪考试说明中对知识内容、能力具体要求,了解两地高考命题的指导性要求。研究发现上海考试说明中知识点数量更多,且必考要求的知识点占绝大部分;两地对高考所要考察的能力分类方式不同,但比较各大类下的具体要求,发现它们是相互对应、大致相同的。

(2)比较苏沪2010-2016年的高考物理卷,发现苏沪试题情境化程度均较高。上海情境材料来源以学科知识为主,而江苏则更多围绕科学人文展开命题。两地高考卷知识点覆盖率相近,且体现重点知识的二级知识点覆盖率均达到85%以上。两地高考卷中五大能力(理解、推理、分析综合、应用数学解决物理问题、实验探究能力)的分值比重几乎相同。

(3)比较苏沪2010-2016年高考物理实验题,发现上海卷实验题量更大,要求的实验范围更广,包含力学、热学、电磁学、电路实验,且多直接考察考试说明中的实验;而江苏实验题只要求力学和电路实验,且由于考试说明要求的实验较少,所以多采用改编、创新实验的方法,达到实验题的常考常新。两地非考试说明题均可分为衍生类、改编类、创新类三种。此外,上海实验题包含了DIS实验的相关内容,体现科技在教学中的应用。而江苏卷采用传统实验仪器的背景下,更关注利用实验者的能动性,通过改进实验方法减小误差、简化实验,因而江苏实验题在能力要求上也更关注学生误差分析、设计实验的能力。

(4)比较苏沪2010-2016年高考物理计算题,发现在构建试题情境时,上海在计算题部分更乐于以图形图表的方式呈现试题背景,且会简化普通物理的部分知识作为试题背景。而江苏趋向于围绕科技、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应用命题,将物理科研中的真实困境作为试题背景呈现给学生。两地计算题二级知识点的覆盖率均达到60%,能力比重以分析综合能力为主,符合计算题对核心知识重点、综合考察的要求。

(5)结合两地高考卷比较研究中反映出的共性与特性,尝试对日常教学、命题组卷提出了建议。

关键字:苏沪、高考物理卷、实验题、计算题、比较研究

 

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9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9

1.1.1 研究背景-9

1.1.2 研究意义-9

1.2 研究现状-10

1.3 研究目标、内容与方法-11

1.3.1 研究目标-11

1.3.2 研究内容-11

1.3.3 研究方法-11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考试说明介绍-12

2.1 核心概念的界定-12

2.1.1 高考物理-12

2.1.2 高考物理实验试题-12

2.1.3 高考物理计算试题-13

2.2 苏沪考试说明介绍及对比-13

2.2.1 能力要求-13

2.2.2 知识点内容-14

2.2.3 知识点等级要求-15

第3章 苏沪高考卷统计-16

3.1  试题情境来源维度的统计方法及举例-16

3.1.1 科学技术与社会生活-16

3.1.2 学科知识-17

3.1.3 物理实验-18

3.1.4 模型及数据图表-18

3.2  试题知识点覆盖率维度统计方法及举例-19

3.3  试题能力要求维度统计方法及举例-19

3.3.1 理解能力-20

3.3.2  推理能力-20

3.3.3  分析综合能力-21

3.3.4  应用数学解决物理问题能力-21

3.3.5  实验探究能力-22

第4章 统计结果分析-24

4.1 苏沪2010-2016年高考试卷整体情况-24

4.1.1  苏沪历年考试说明知识点个数及等级要求的演变情况-24

4.1.2  苏沪试卷结构统计与分析-25

4.2  苏沪2010-2016年高考整体试卷比较-25

4.2.1  情境维度-25

4.2.2  知识维度-28

4.2.3  能力维度-29

4.3 苏沪2010-2016年高考物理实验题比较-30

4.3.1  情境维度-30

4.3.2  知识维度-32

4.3.3  能力维度-34

4.3.4  DIS实验-35

4.4 苏沪2010-2016年高考物理计算题比较-36

4.4.1  情境维度-36

4.4.2  知识维度-37

4.4.3  能力维度-37

第5章 总结-39

5.1 结论-39

5.2 建议-40

致谢-43

参考文献-44

附录-45

相关论文资料:
最新评论
上传会员 墨宝轩 对本文的描述:通过对高考考试说明的研读,及近年两地高考试题的分析,可以帮助笔者从专业知识面角度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加深对高考要求的理解;通过对试卷的梳理、分析,可以帮助本人更好......
发表评论 (我们特别支持正能量传递,您的参与就是我们最好的动力)
注册会员后发表精彩评论奖励积分,积分可以换金币,用于下载需要金币的原创资料。
您的昵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