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三亿论文网 > 免费资料 > 答辩资料 > > | 实习报告 | 开题报告 | 写作技巧 | 任务书 | 谢词致谢 | 答辩资料 | 调查问卷 | 参考文献 | 免费论文

老年人抑郁:说过的最多的话大概就是“哎……”

更新时间:2025-09-06来源:www.eeelw.com 责任编辑:佚名

 62岁的徐奶奶来南京刚满两年,儿子儿媳妇工作繁忙没时间照顾孙子,徐奶奶只好离开徐州睢宁的老伴和地里的农活,开始了“随迁”的生活。一天琐碎的家务缠身,只有下午送走了回来吃午饭的儿子,才能得会儿空闲出去转转,但也只是一个人走走停停,“我也不会讲南京话,总觉得和他们南京人合不来,打牌也打不起来,听不懂。”

形单影只,有话无人诉说
儿子目前在家教机构做讲师,薪水丰厚但平时除了吃饭、睡觉,基本见不到人。徐奶奶坐在和平广场的石凳边,讲起了她每天的“日程”:早上5点就要起床,为一家准备早饭。等家人都出门洗刷完碗筷,打扫完房间已经9点多钟,该出门买菜了。回来油盐酱醋,锅碗瓢盆,叮叮当当声中就到了中午,虽然有点忙碌,但也是一天最充实的时光了。
“只要不下雨,我就在这晒太阳”,徐奶奶敲敲腿,面对暖阳眼睛眯成了一条缝。她文化程度不高,没有上过学,再加上一口浓重的苏北口音,因此看不懂电视,也没办法和广场上的老头老太们搭上话。虽说手里攥着报纸,“俺也看不懂,就看着报纸上的图片解解闷儿”。
在徐州老家,徐奶奶尚且有她的老伴、80岁的老母亲,还有村里年纪相仿的朋友。但是在南京,徐奶奶只能被圈在儿子家附近的那点地方。“我也不敢走远啊,不会坐地铁,瞎跑又怕摸迷(迷路)”她停下捶腿的拳头,深深叹了口气,“每天在广场上掐着点就去接孙子放学,就盼着孙子长大了,俺还回老家去”。
据李立、张兆年、张春兰在2011年有关随迁老人的精神生活与社区融入状况的调查研究显示,71.7%的随迁老年人的闲暇生活就是看电视或听收音机,锻炼身体的比例仅占到55%。在家庭中,有高达55%的家庭由于各种原因子女并不能每天都与老人交流。有51.7%的随迁老人表示很少与邻里来往。
也就是说,大部分随迁老人生活枯燥单调,子女无暇陪伴,他们在城市也难以形成自己的人际交往网络,成了“被动”的孤单就像徐奶奶,一心只想回去老家,因为在这里“始终不是家”。她没有、也没办法有人陪她说话聊天,孤单的生活让她怎么也笑不起来。
眼看着太阳收敛它的威力,开始慢慢往下移。徐奶奶看着日头念叨了几句,赶忙起身,拍拍屁股上的尘土去往孙子的学校了。
 
这种无人交流的孤独也同样出现在江东门社区的刘奶奶身上。“今年的大月初二、初三,家里大门都没打开,两天没人说话”,奶奶说着话,眼神就黯淡了下来,“每天都订的报纸停刊不用下去拿,两个儿子也在年三十和大年初来过后,带着媳妇回了娘家,后面几天又都有各自家里的事情,我也不想打搅他们”。
过年那几天,刘奶奶起床后就先开半导体,“屋子里还是要人气儿,没人讲话心里真难受”。老伴的去世对于刘奶奶而言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但是年龄大了,寂寞会侵蚀人。一个人生活菜就简单点,“一荤一素加一汤”就算应付过去。吃过午饭看报纸,犯困了就在沙发上靠个半小时,睡醒后再起来看电视。
《扬子晚报》、《参考消息》还有各种单位订的杂志,都被刘奶奶整整齐齐齐地堆成一摞,老式的电视机上按钮都坏了几个,但是上面铺着的遮尘布显然刚洗过。六年前,刘奶奶加入了小区里的爬山队,每次二十几个人,一个礼拜可以去四五次。“我60几岁还可以爬到山顶咧!”刘奶奶不无骄傲的笑着,“欧尚超市下面好几年之前还是空地的时候,我还会和老伴一起打羽毛球”,说到这里,如今已88岁的刘奶奶声音突然哽咽了起来。
民政部部长、全国老龄办主任李立国表示,中国空巢和独居老年人近1亿人,60岁以上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约3500万人,要把帮扶困难老年人作为发展老龄事业的重中之重。而南京作为江苏的省会城市,主城区的老年人口却比新城区要多,由于子女大多在外奔忙,精神关爱、医护和生活照料等的不足,致使他们普遍存在着“老年空巢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失落,孤独,衰老,痛苦,不适,焦虑和抑郁。
据国家卫计委发布的《中国家庭发展报告(2015年)》显示:中国的空巢老人占老年人总数的一半,其中独居老人占总人数的10%。而据南京市民政局的统计数据,截至2014年4月15日,南京市空巢独居的老年人口达到107579人,占所有老人人口的8.0%。而这其中城市空巢老人占了城市总人口的9.96%。空巢老人之多,我们不得不重视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
辛菲、刘晓芳等关于中国空巢老人抑郁患病率的Meta分析(一种定量合成的统计学方法)显示,中国空巢老人平均抑郁患病率为40.4%,其中60岁、70岁、80岁以上空巢老人抑郁患病率分别为28.9%、21.5%和24.5%。
 
但是有的老年人即使与子女同住,也还是会因为家庭矛盾、邻里关系不融洽,自己或者亲友有病伤等生活情境的改变,经济财产变动状况等感到孤独无助。“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住在兆园小区的哈爷爷总是把这句话挂在嘴上。端一杯茶,拿上一把椅子有时甚至是马路旁的石墩子,他就能坐上一下午。两年前,他77岁,那时可不是这样:每星期哈爷爷都雷打不动地爬紫金山两次,腿脚闲不下来,总要四处溜达溜达。但是近两年身体明显变差,现在就爱晒太阳、喝茶,等到有幸碰上老伙计、同事才能解解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