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是最能体现一部电影作品真实性的关键处。“一个好的细节可以成为影视作品的点睛之笔,也可以起到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不仅如此,好的细节也可以揭示人物的心理活动,由此可见细节在影视作品中的巨大作用。”[ 李东旭,夏佩,王卓焱.细节在影视作品中的运用[J].卷宗,2016,(7):863-863.]而善于描写细节会使整个影视作品充实饱满,特点突出。 1、人物描写
《路边野餐》中出现了两个卫卫,而在荡麦出现的卫卫很容易被联想成是未来的小卫卫,比如有一个镜头是卫卫靠在摩托车上给手腕上画手表,而小卫卫就因为手上画表被老歪指责;还有一个镜头是卫卫在被扣上桶子后在原地数数,而小卫卫在公园坐玩具火车时也曾在数数,这些镜头都在相互呼应。另外还有陈升请卫卫吃粉,对应了陈升带小卫卫吃粉;陈升帮卫卫开摩托车的锁,对应了陈升帮小卫卫开门锁,这些都容易让观众产生联想。
毕赣使用了重复蒙太奇,在片中反复出现陈升妻子张夕的四个片段,引起观众对张夕的注意,但前三个片段或虚化处理或局部呈现,使观众看不清张夕的脸,也留下了悬念。在离开荡麦时,影片插入了张夕的第四个片段,其中张夕的外貌与陈升在荡麦遇到的理发女相像,这也就解释了陈升面对理发女时的异常表现,给她讲述了自已与妻子的故事,并把本来给妻子准备的歌唱给理发女听了。这四个片段也表现了陈升对妻子张夕的思念。
在荡麦也出现了一个的司机酒鬼,与九年前开着白色皮卡车出车祸,而现在疯疯癫癫的酒鬼也前后呼应,更加为陈升的荡麦之旅增添了神秘性。
2、事物描写
只有在舞厅才能看见的镭射球装饰在《路边野餐》中出现了两次,第一次出现是悬挂在卫卫房间里,另一次则悬挂在陈升家里的阳台上。它的第一次出现就引发了陈升的回忆。而在接下来的故事中,影片就向观众呈现了关于镭射球的故事记忆,让观众了解到陈升与妻子的爱情故事,在烘托气氛的同时,也起到了推动叙事情节的关键作用。
野人也在片中出现了多次,但都没有直接呈现,首先是关于野人的两条消息,一次是广播里播报的九年前车祸现场有野人的新闻,还有一次是接陈升出狱时,车上电台的实时新闻,通过两次新闻帮观众理清了时间线。还有两次是出现在两个卫卫的口中,一次是儿童卫卫告诉陈升他害怕野人,另一次是青年卫卫载着陈升时告诉了他不怕野人的方法。这既是两个卫卫之间的联系,也是暗示这个野人所代表的梦魇也将随之消逝。
《路边野餐》中有许多物品通过重复蒙太奇,反复出现在片中:风扇、钟表、隧道……片中的风扇要么是停止工作的,要么是不停地在反转,就已经预示着影片中的时间并不是线性的。钟表则代表了时间,卫卫喜欢在墙上、手腕上画钟表,是希望自己早日长大,无需自己一个人被反锁在家中;花和尚开钟表店则是因为儿子的托梦愿望;成年卫卫不仅在自己手腕上画手表,还在火车的一节节车厢上画钟表让“时光倒流”,是希望能够留住自己的爱情。隧道呈现的是一个入口,是一个现实与虚幻的通道,是一个时空变换的道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