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金币:![]() ![]() |
资料包括:完整论文 | ![]() |
![]() |
转换比率:金额 X 10=金币数量, 例100元=1000金币 | 论文字数:14711 | ![]() | |
折扣与优惠:团购最低可5折优惠 - 了解详情 | 论文格式:Word格式(*.doc) | ![]() |
[摘要] 协商是帮助儿童运用问题解决哲学来处理冲突的过程,这一过程的重要性远大于结果。幼儿教师是幼儿一日生活的支持者、引导者和组织者,其指导策略会影响幼儿的协商结果。本研究运用观察法和访谈法,对所在实习班级在教师指导下的幼儿协商行为进行研究。结果发现:教师在协商指导中更注重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对幼儿的协商指导存在性别差异多采用平等化的指导策略。 [关键词] 教师指导; 幼儿协商; 协商行为; 培养方式
目录 摘要 Abstract 1.前言-6 1.1选题缘由-6 1.2研究价值-6 1.2.1理论意义-6 1.2.2实践意义-7 1.2.3自我意义-7 1.3概念界定-7 1.3.1协商-7 1.3.2幼儿协商行为-8 2.文献综述-8 2.1国内的研究成果-8 2.1.1对协商策略使用研究-8 2.1.2协商的含义-9 2.2国外的研究成果-9 2.2.1对协商含义的研究-9 2.2.2对协商种类的研究-9 2.2.3对协商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9 2.2.4对协商结果的研究-10 2.2.5 对协商策略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10 3.研究方法-11 3.1观察法-11 3.2访谈法-11 4.研究过程-12 4.1 个案教师基本情况-12 4.2研究的分析工具-12 4.3分析工具的操作性定义-12 4.3.1幼儿协商行为的主题-12 4.3.2教师所用策略-13 4.3.3幼儿协商结果-13 5.研究结果-13 5.1不同主题下教师指导策略统计分析-14 5.1.1以获取玩具为目的的协商行为事件-14 5.1.2以获取活动空间的协商行为事件-16 5.1.3为维护原有的规则而引发的协商行为事件-18 5.1.4寻求他人帮助的幼儿协商行为事件-19 5.2不同指导策略下的幼儿协商结果统计分析-20 5.3教师对幼儿协商指导上的性别差异-22 5.3.1对发生在男孩间协商行为事件的指导方式-22 5.3.2对发生在女孩间协商行为事件的指导方式-23 5.3.3对发生男女幼儿间协商行为事件的指导方式-23 6.结论-23 6.1教师协商指导方式的性别差异-23 6.2协商结果与教师情感的关系-23 6.3教师指导策略影响幼儿协商行为-24 7.研究反思-24 7.1幼儿协商能力培养的重点-24 7.2教师在幼儿协商能力的培养过程中的指导与评价-24 7.2.1有效利用环境创设-24 7.2.2提供体验社会的实践机会-25 7.3关于教师进一步提高幼儿协商意识与协商能力的思考-25 7.3.1重视家园合作-25 7.3.2对于社会现象中的负面现象要正确对待-25 8.研究的不足-25 参考文献-27 致谢-28 附件-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