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地承包纠纷中“弱势群体”解决方式的优先性探究.docx

资料分类:精选论文 上传会员:小兔乖乖 更新时间:2023-01-29
需要金币1000 个金币 资料包括:完整论文 下载论文
转换比率:金额 X 10=金币数量, 例100元=1000金币 论文字数:14073
折扣与优惠:团购最低可5折优惠 - 了解详情 论文格式:Word格式(*.doc)

摘要:近年来,虽然中央从制度和法律体系方面不断强化农民土地承包权益的保护,但是由于基层干部滥用职权,广大农民法律意识淡薄,相关部门监管不到位等因素的影响,农地承包权权属矛盾问题依旧存在。因为农村“弱势群体”处于资源禀赋劣势,所以他们的合法权益更容易受损。因此,本文基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问题现状,以农村“弱势群体”在面对这种纠纷问题时解决手段的选择为研究对象。通过实证研究,探讨各解决方式对纠纷解决结果的影响,进而选择出有利于满足弱势群体实际需求的优势手段与途径。

本文以农村社会差序格局理论、社会资本理论为理论基础。围绕农村社会阶层分化、农村弱势群体界定、承包经营权纠纷的引因、纠纷解决途径及纠纷解决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这5个方面来进行文献综述。然后,在文献梳理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笔者选取对矛盾解决结果产生影响的关键变量,即“纠纷解决手段”作为关键解释变量;户主、受访者的部分个人特征变量作为控制变量。借鉴已有研究,本文将土地纠纷解决方式划分为“非制度化手段”、“半制度化手段”、“制度化手段”三种,并运用Logit模型进行实证计量回归分析。

本文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对于农村弱势群体,选择非制度化手段、半制度化手段的解决纠纷更有效。第二,个体的受教育程度越高,纠纷解决效果越好。提高弱势群体的文化水平,有助于他们更加理性的选择纠纷解决手段,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根据上述结论,提出相对应的对策建议:鼓励当事人根据自己的偏好去选择合法、合理的纠纷解决手段;规范调解程序、保证调解工作人员的专业性、强化人民调解制度内部问责与外部监督;建立并完善乡镇政权的权利制衡与监督体系;积极开展农村普法教育,提高农户维权意识。

关键词: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纠纷解决结果;纠纷解决方式;Logit模型

 

目录

摘要

Abstract

一、引言-6

二、文献综述-6

(一)农村阶层分化背景下的弱势群体-6

1.农村社会分层-6

2.农村弱势群体的界定-7

(二)农地承包经营权纠纷-8

1.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概念-8

2.农地承包经营权纠纷产生的原因-9

3.农地承包经营权纠纷的类型-9

4.农地承包纠纷解决方式-10

5.影响农户解纷方式选择的因素-10

三、研究述评-11

四、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说-11

五、研究内容与方法-12

(一)研究内容-12

(二)研究方法-13

1.文献分析方法-13

2. 问卷调查方法-13

3.类型化研究方法-13

六、数据来源与样本的描述性统计-13

(一)数据来源-13

(二)样本介绍与描述性统计-13

七、变量选择与模型设定-13

(一)变量选择-13

1.被解释变量-14

2.关键解释变量-14

3.控制变量-14

(二)模型设定-14

(三)估计结果-15

八、研究结论及对策建议-16

(一)研究结论-16

(二)对策建议-16

九、参考文献-17

致谢-19

相关论文资料:
最新评论
上传会员 小兔乖乖 对本文的描述:针对农村土地承包矛盾,众多学者从主客观角度来分析造成矛盾的原因,包括社会环境变迁、政策变迁、法律体系滞后、部分干部滥用职权、农民维权意识淡薄等。对于矛盾的解决大多......
发表评论 (我们特别支持正能量传递,您的参与就是我们最好的动力)
注册会员后发表精彩评论奖励积分,积分可以换金币,用于下载需要金币的原创资料。
您的昵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