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金币:![]() ![]() |
资料包括:完整论文 | ![]() |
![]() |
转换比率:金额 X 10=金币数量, 例100元=1000金币 | 论文字数:14310 | ![]() | |
折扣与优惠:团购最低可5折优惠 - 了解详情 | 论文格式:Word格式(*.doc) | ![]() |
摘要:绵阳地区位于成渝双城经济圈内核心区域,不仅经济、人口密度最高,彼此间的经济联系也是最紧密的,但相对与成都、重庆而言,绵阳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城乡一体化发展速度相对迟缓。例如绵阳市2019年地区生产总值2856.20亿元,仅占全省比重的6.1%、成都市的16.7%。 为了解绵阳地区的城乡一体化建设程度,通过在新经济地理3D框架下,对绵阳地区——城区(涪城区、游仙区、安州区、江油市)、乡镇2010~2019年的统计数据进行分析,了解绵阳近10年来的发展状况,并通过对绵阳地区密度、距离及整合的历史与现状进行整理分析,同时在此基础上分析各经济地理要素对绵阳地区城乡一体化的影响作用,根据研究结果对绵阳地区推进城乡一体化、新型城镇化建设提出相关建议并为未来的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绵阳地区之间的城乡一体化程度不高,同时在绵阳地区的发展过程中,城市与乡村的发展是割裂的、不协同的,尽管绵阳地区经济密度总体呈现随时间上升的趋势,但乡村的经济密度却呈现随时间下降的趋势。绵阳地区城市与乡村的整合要素尽管均呈现随时间上升的趋势,但从分析结果来看,城市与乡村之间并未趋向整合,而是走向分割。
关键词:绵阳 新经济地理 城乡一体化 分割
目录 摘要 ABSTRACT 1.绪论-4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4 1.1.1研究背景-4 1.1.2 研究的意义-4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5 1.2.1 国外研究现状-5 1.2.2 国内研究现状-6 1.2.3 城乡一体化研究评述-8 1.3技术路线与研究内容-9 1.3.1 技术路线-9 1.3.2 研究内容-10 2. 构建新经济地理3D框架下的城乡一体化评价体系-10 2.1 理论概述-10 2.2 密度因素与城乡一体化-11 2.3 距离因素与城乡一体化-11 2.4 整合分割因素与城乡一体化-12 2.5 评价指标的构建-12 3. 绵阳地区城乡一体化影响因素测度-13 3.1 研究案例概况:绵阳市-13 3.2 数据来源及处理-15 3.2.1 原始数据的获取-15 3.2.2 原始数据处理-15 3.2.3 研究方法-16 3.2.4 数据处理-18 3.2.5 城市-18 3.2.6 乡村-22 4. 绵阳地区城乡一体化影响因素分析-25 4.1 城市与乡村密度、距离以及整合的相关性分析-25 4.2绵阳地区城乡一体化因素分析-26 4.3 密度、距离以及整合因素对城乡一体化的影响-27 5. 结论及展望-28 5.1 结论-28 5.2 展望-29 5.3 不足之处-29 参考文献-31 致谢-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