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金币:![]() ![]() |
资料包括:完整论文 | ![]() |
![]() |
转换比率:金额 X 10=金币数量, 例100元=1000金币 | 论文字数:20147 | ![]() | |
折扣与优惠:团购最低可5折优惠 - 了解详情 | 论文格式:Word格式(*.doc) | ![]() |
下一篇:刘百川的乡村教师发展观.doc
摘要:充分发挥儿童语言表达能力,不仅仅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目标,也是体现语文学科人文性和工具性的重要一面。儿童在语言表达过程中,通过联想,构造,修饰,陈述等方式,将自己观点完整、清晰地展示出来。无论是联想还是陈述,都无法离开儿童的思维再现和画面再现。儿童通过思维和画面再现进行表述,是儿童陈述观点的重要媒介。因此,在语文学科中,无论是写话训练还是写作训练,都与儿童思维密不可分。习作表达一向是语文教学的难点和重点,尊重儿童思维形象化的特点,以学科融合的视角,借助“画面”,实现表达的自由化。本文分别从教育理论、教材探索、学生实践三个层面,层层讲述以儿童为前提,实现文字和思维的同步发展;以“画面”为媒介,实现客观与想象的有效融合;以表达为归宿,实现学科与审美的相得益彰。理论联系实践,思辩传达美感,观点明晰,语言唯美。 关键词:儿童,表达,形象化
目录 摘要 ABSTRACT 一、导言-7 (一)研究背景-7 (二)重要概念解释-9 (三)研究的范围与限制-10 二、文献综述-11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11 (二)研究的意义-12 三、研究方法-14 (一)文献法-14 (二)调查法-14 四、 正文-15 五、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思考的问题-28 参考文献-29 致 谢-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