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死亡中探求活着的意义--论余华《活着》.doc

资料分类:师范学院 上传会员:鸡蛋不咸 更新时间:2023-07-06
需要金币1000 个金币 资料包括:完整论文 下载论文
转换比率:金额 X 10=金币数量, 例100元=1000金币 论文字数:9172
折扣与优惠:团购最低可5折优惠 - 了解详情 论文格式:Word格式(*.doc)

摘要:余华是我国当代著名作家,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马原、苏童、洪峰、残雪等人不断创新、相继对自己的文学风格进行转型,注重自我意识,当时评论界把这种文学称之为“先锋文学”。余华也是先锋文学中的一员,他以独特的语言描写给读者以深刻强烈的心灵抨冲击。余华始终坚持为自己内心的需要而写作,他的作品表面看似平静,但是字里行间又透露着深入人心的力度,如《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在细雨中呼喊》《兄弟》等等,都以语言震撼着读者。余华在很多作品中都写了死亡,但唯独《活着》处处都有死亡,几乎每翻过几页,就有一个人物的离去。本文主要就《活着》中的各种死亡关系来分析从中展现出的生命的意义,从死亡中探索活着的意义。

 

关键词:死亡;生命;意义

 

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1

一、《活着》中的死亡-1

(一)父母之死-1

(二)有庆、凤霞、家珍之死-2

(三)二喜、苦根之死-2

二、《活着》中的生-2

(一)活着的理由——忍耐与乐观-2

(二)福贵孤独地活着的意义——为活着而活着-4

三、于死亡中探求活着的意义-5

(一)余华作品中的死亡-5

(二)“死亡”书写赋予余华写作的意义-6

结语-9

参考文献-10

致  谢-12

相关论文资料:
最新评论
上传会员 鸡蛋不咸 对本文的描述:余华善于写死亡,对于不同人物死亡时的不同描写展现了余华高超的写作技巧,《活着》中不同人死时读者从中感受到的心境各不相同,有庆死亡时的哀叹、苦根死亡时的惋惜。在《现......
发表评论 (我们特别支持正能量传递,您的参与就是我们最好的动力)
注册会员后发表精彩评论奖励积分,积分可以换金币,用于下载需要金币的原创资料。
您的昵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