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金币:![]() ![]() |
资料包括:完整论文 | ![]() |
![]() |
转换比率:金额 X 10=金币数量, 例100元=1000金币 | 论文字数:53964 | ![]() | |
折扣与优惠:团购最低可5折优惠 - 了解详情 | 论文格式:Word格式(*.doc) | ![]() |
摘要:长久以来,“因材施教”一向是中外教育者的理想追求,随着“以人为本”和“个别化教学”的时代趋势日益深入人心,在教育领域,关于差异化教育和学习风格的研究一时百花齐放,硕果累累。然而这些理论在心理测量学方面信效度表现欠佳,维度千变万化却又无从统一,缺乏对于学习个体的内视性探索,因此,往往不具备长期有效的指导效果。 为弥补该方面的不足,尝试探究一种具有积极的、向心力的认知风格模型,为建立起更有效的学习风格模型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本研究基于荣格的心理类型理论,通过文献法、文本分析法和深度访谈法对内倾思维-外倾直觉人格类型的学生的认知偏好和学习风格开展调查。 研究发现,该人格是一种意在探索事实的本质规律,以内在兴趣导向作为学习动力的内倾型人格。他们在认知风格上以内倾逻辑作为主导功能,表现为偏好以演绎逻辑推理来进行学习,重视所学内容的清晰性和可靠性,因此会更擅长和偏爱学习理论性学科,也偏好以这种方式去理解事物和组织所学知识。他们在领悟能力和学习效率上表现优良,但由于这种认知方式在人群中为少数,于人际交往方面容易与他人产生认知偏差和冲突,甚至可能会表现为反抗权威。因此他们大多喜欢独立学习,与外部社交环境保持距离。
关键词:分析心理学;学习风格;荣格;教育心理学
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1 (一)选题缘由-1 1.已有的相关研究-2 2.核心概念界定-9 (二)研究意义-10 1.理论意义-10 2.实践意义-10 (三)研究方案-10 1.研究内容-10 2.研究方法-11 第一章 探索认知风格模型的理论基础:心理类型-13 (一)心理活动的基本能量:力比多-13 (二)两种基本态度-14 1.外倾态度-14 2.内倾态度-14 3.两种倾向在认知态度上的差异-15 (三)四种感知功能-17 1.感觉-18 2.思维-18 3.情感-18 4.直觉-18 5.意识的结构:四功能的空间关系-19 (四)八种基本心理功能-21 1.外倾思维-21 2.外倾情感-21 3.外倾直觉-21 4.外倾感觉-21 5.内倾思维-21 6.内倾情感-22 7.内倾直觉-22 8.内倾感觉-22 (五)各项心理功能在意识内部相互作用的运行机制-23 1.结构上的运行机制-23 2.能量流动的特征-23 (六)两种危机-24 1.内倾人群的潜在危机-24 2.人格片面发展(主导功能过度发展)-25 (七)荣格对内倾思维·外倾直觉人格的分析-26 1.席勒-26 2.康德-28 第二章 内倾思维-外倾直觉人格的认知、信息加工风格模型-29 (一)认知风格-29 1.第一功能:优势人格TI(Introverted Thinking)-29 2.第二功能:宰相功能NE(Extroverted Intuition)-29 3.第三功能:永恒儿童功能SI(Introverted Sensation)-29 4.第四功能:劣势功能FE(Extroverted Feeling)-30 5.第五功能:使徒/胶水功能TE(Extroverted Thinking)-32 6.第六功能:批评家功能NI(Introverted Intuition)-32 7.第七功能:盲点功能SE(Extroverted Sensation)-33 8.第八功能:魔鬼功能FI(Introverted Feeling)-34 (二)信息加工风格-34 第三章 内倾思维-外倾直觉人格的学习风貌-35 (一)徜徉概念世界的流浪者——从爱因斯坦看INTP的学习风格-35 1.不合群的哲学探究者-35 2.反抗权威的笨拙求真者-36 3.独立思考的公理建筑师-37 4.总结-38 (二)从女大学生S看INTP的学习风格-39 1.认知偏好-39 2.信息加工方法-40 3.学习素材偏好-41 4.社会互动偏好-41 5.特性和优势-41 6.存在问题-42 7.总结-43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44 (一)结论-44 (二)创新与展望-45 参考文献-48 附录-50 致谢-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