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金币:![]() ![]() |
资料包括:完整论文 | ![]() |
![]() |
转换比率:金额 X 10=金币数量, 例100元=1000金币 | 论文字数:9971 | ![]() | |
折扣与优惠:团购最低可5折优惠 - 了解详情 | 论文格式:Word格式(*.doc) | ![]() |
摘要:在新课改的要求下,中学生物学课程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实际操作和运用能力,尤其是学生的建模能力。一般建模包括物理建模、数学建模、概念建模,本文着重研究学生的物理建模能力,运用物理建模思想解决生物学试题的能力。本研究以成都师范学院德阳高级中学高一5班的学生为研究对象,认真分析建模教学的理论性质,选择人教版普通高中生物教材《分子与细胞》第三章细胞的基本结构作为课程内容进行教学设计和实践。通过在教学中运用以构建物理模型作为载体的教学得出以下结论:(1)课堂使用构建物理模型的教学模式可以适当提高学生沉浸课堂的兴致和兴趣。(2)学生经过亲手制作模型,可以提高学生答题准确性。(3)建构物理模型可以改变学生的思考方式,从而帮助答题。(4)研究的课程内容能够帮助部分老师进一步改善自身的教学方式。 关键词:物理模型 高中生物 建模思想 实践研究
目录 摘要 Abstract 1-研究方法-1 1.1-文献研究法-1 1.2-教育实验法-1 2-概念界定-2 2.1-何为建模思想-2 2.2-模型概念-2 3-生物建模的类型-3 3.1-物质模型-3 3.1.1-天然模型-3 3.1.1.1-孟德尔豌豆模型-3 3.1.1.2-摩尔根果蝇模型-3 3.1.2-替代模型-4 3.1.3-人工模型-4 3.2-思维模型-4 3.2.1-概念模型-4 3.2.2-物理模型-5 3.2.3-数学模型-5 4-理论基础-5 5-建模在教学中的运用-6 5.1-概念建模运用-6 5.2-物理建模运用-7 5.2.1-DNA分子模型-7 5.2.2-细胞结构模型-8 5.3-数学建模运用-8 5.3.1-蛋白质的合成分子量和脱水量计算-8 5.3.2-DNA的结构中碱基数量及比例计算-8 6-教学实践-9 6.1-概念模型实际案例-9 6.2-物理模型研究案例分析-10 6.3-例题分析-14 7-结果与讨论-16 7.1-实践后学生访谈结果及分析-16 7.2-实践后指导老师的指点及建议-17 8-结论-17 参考文献-19 致谢-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