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金币:![]() ![]() |
资料包括:完整论文 | ![]() |
![]() |
转换比率:金额 X 10=金币数量, 例100元=1000金币 | 论文字数:9016 | ![]() | |
折扣与优惠:团购最低可5折优惠 - 了解详情 | 论文格式:Word格式(*.doc) | ![]() |
摘 要:2016年,初中《思想品德》教材改名为《道德与法治》,更新了教材内容,根据年级特点丰富了心理健康、法治、国情等内容,初中生能够感受到学习内容更加贴近生活,切身体会到思想品德课对自身发展起到的推动作用。但由于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教师教学观念及手段落后、家庭教育失败、考试政策方案有待改进、社会问题频发等主客观因素影响,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的学习感到难度大、压力大;也有部分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不重视思品课程的学习。本文从分析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的认识出发,指出学生对思想品德课产生不当认识的原因及其后果,并寻求解决方案。
关键词:初中生;思想品德课;认识;原因;方法
目 录 摘 要 ABSTRACT 一、 当下初中生对思想品德课的认识-1 (一)当下初中生对思想品德课的正确认识-1 (二)部分初中生对思想品德课的不当认识-2 二、 初中生对思想品德课有不当认识的后果-3 (一)影响学生学习成绩和身心发展-3 (二)教师教学效率低下-3 (三)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难结合-4 三、 导致初中生对思想品德课产生不当认识的原因-4 (一)升学考试政策影响-4 (二)家庭教育的失败-4 (三)教师教学方法落后-5 (四)学生叛逆心理与畏难情绪-5 四、 转变初中生对思想品德课不当认识的方法-6 (一)加快升学考试制度改革-6 (二) 重视家庭教育的育人功能-6 (三)教师转变教学观念与教学方式-7 (四)学生注重培养学习兴趣和良好习惯-9 参考文献-10 致谢-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