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金币:![]() ![]() |
资料包括:完整论文 | ![]() |
![]() |
转换比率:金额 X 10=金币数量, 例100元=1000金币 | 论文字数:12659 | ![]() | |
折扣与优惠:团购最低可5折优惠 - 了解详情 | 论文格式:Word格式(*.doc) | ![]() |
目录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1
(一)研究的缘起-1
(二)研究的意义-1
(三)文献综述-1
(四)研究目的与内容-3
(五)研究对象与方法-4
1.研究对象-4
2.研究方法-4
二、研究结论-5
(一)小班幼儿告状行为的特点-5
1.告状类型以寻求教师帮助为主-5
2.告状行为多发生在过渡活动环节-8
3.告状结果关注度较低-9
(二)小班幼儿告状的原因分析-10
1.内部因素-10
2.外部因素-11
(三)教师应对幼儿告状的策略建议-11
1.尊重幼儿,重视告状行为-11
2.了解幼儿告状目的,对症下药-11
3.巧用情景教学法-12
4.家园合作,正视幼儿告状行为-12
三、研究反思-13
(一)研究反思-13
(二)研究展望-13
致谢-15
参考文献-16
附录-17
摘要:告状是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一部分,告状是幼儿园内的常见现象。小班幼儿爱模仿,对问题的认知能力、判断能力和解决能力有限,遇到问题会依赖教师帮忙,教师的应对方式影响着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告状行为在小班一日生活中频发,对幼儿的发展有重要影响,引发了笔者的关注。
本研究采用自然观察法、案例分析法和非正式访谈法对南京市鼓楼区某幼儿园小班幼儿与教师之间发生的告状互动进行行为分析。总结了小班幼儿告状的类型,并结合案例分析小班幼儿告状的特点和原因。
本研究发现,小班幼儿告状具有告状类型以寻求教师帮助为主、多发生在过渡环节以及告状结果关注度较低的特点。探究背后的原因,笔者建议针对幼儿的告状行为:教师应尊重幼儿,重视告状行为;了解幼儿告状目的,对症下药;巧用情境教学法;家园合作,合理应对幼儿的告状行为。
关键词:小班;告状行为;应对策略 |